方寸天地有作为——访“保安篆刻艺术家”刘永军
一个普通的保安员何以获得吉尼斯之最?中间发生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穿过古朴的老北京胡同,信步来到什刹海畔,走进了“保安篆刻艺术家”刘永军的篆刻世界。
刘永军,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西城分公司的一名保安员。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保安岗位上站岗巡逻,用辛勤的劳动维护着客户单位的一方平安。他很普通而且还很有才,十多年来,他凭借坚韧的毅力,潜心钻研篆刻艺术,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艺术展览并获得多个奖项,有的作品还被新闻媒体刊载……其中,他耗费了整整三年时间,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系列》篆刻作品,以幅长51米、印章1735方,11449字,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定为大世界吉尼斯篆刻组印数量之最,成为全国保安行业有史以来第一个以篆刻艺术形式获取大世界吉尼斯荣誉称号的保安员。
苦心钻研步入艺术殿堂
1996年6月,从东北黑土地走来的刘永军,来到了首都保安队伍,走进了西城保安分公司的大门。由于他工作踏实,在参加工作短短8个月后,就被提升为一名保安班长至今。扎根首都近20年做基层保安员,他先后服务过10个客户单位。
1996年,刘永军只身来到北京,走进了首都保安队伍。几年后,他被调到驻什刹海古玩市场保安班当班长。在不值勤的时候,他就到市场里的古玩店里转。在古朴典雅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篆刻印章,工艺考究,上边的图案、饰物栩栩如生,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刘永军的眼球,也勾起了他童年的梦想。在这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印章里,他仿佛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接下来的时间,刘永军没事就“泡”在古玩店里,东瞅瞅、西看看,眼球始终在印章堆里转悠,生怕落下什么。时间久了,在古玩市场做生意的店老板、老艺术家们,对这个穿保安制服的小伙子就注意了。他们发现,这个保安小伙子不仅看印章认真,还爱问这问那的,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小伙子了。他们不仅给刘永军介绍篆刻艺术方面的专业书籍,还送给他一把刻刀、两方印章让他临摹练习。从此,在萌动的青春岁月里,刘永军开始踏上了篆刻艺术道路。
既然喜欢篆刻艺术,就要为之付出。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就拿练习基本功说吧,却是一件苦差事,整天面对大小见方的石料,只有一把小刻刀,让人感觉枯燥乏味。而刘永军以苦为乐,在专业老师的启蒙教育下,走进了神秘的篆刻艺术世界。为了练好基本功,每天他有几件事必做:第一件事,是看一个小时的专业书籍,他先后阅览了《魏碑》、《钟鼎文》、《石鼓文》、《中国篆刻艺术与技巧》等古代书法碑帖,了解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揣摩明清及现代篆刻大家的作品艺术内涵,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第二件事,是在废旧的印章石料上练两至三小时的刀法,因为练习太投入,时间一长,两只手已经不知道疼了,手指头又酸又麻,使不上一点劲。吃饭的时候,双手抓不住筷子,只能用勺子吃。好多次因为揍刀不稳,锋利的刻刀一下子划到了手指上,他忍着疼痛,简单清理一下伤口,裹上胶布继续练习。第三件事,就是举200个哑铃,锻炼臂力,保证运刀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就是这三件事,刘永军每天雷打不动,从不落下,一练就是三个月。不懂不会的地方,他就虚心和老师请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使他很快就踏进了篆刻艺术的大门。1999年,刘永军的处女作“贺祖国繁荣昌盛”,被《中国保安》杂志第5期刊登,更加激发了他献身篆刻艺术的信心。
在师承古人,吸纳百家之长的基础上,刘永军对篆刻艺术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在布局和章法上,更能表现他独有的匠心。“百福图”“百禄图”“百寿图”“百禧图”系列作品,是以400枚(各100枚)造型各异,汇集大篆、小篆、楷、隶、行、玺文、金文、甲骨等诸多书法字体的“福、禄、寿、禧”组成的,并按照一定规律,有序的编组印制在扇面上,突显作品的古朴大方和作者的巧妙构思。《福禄寿禧》百字系列作品,在2000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三周年暨澳门回归一周年“回归杯”大型艺术活动中,荣获艺术活动金奖,先后被《中国书法美术作品赴澳作品集》、《跨世纪中华书画精英大典》等刊物收录,并被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际友好人士收藏。此后,他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也取得累累硕果。从2000年截止到现在,他先后创作出了《中华世纪龙》、《福禄寿禧》百字系列、《八荣八耻》等作品40多件,用青田石料2400多方,篆刻约2万余字,被多家专业媒体刊载,并多次获得专业比赛奖项。2007年4月,刘永军的篆刻作品参加了国魂----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书画展览,获得了书画类展览银奖,并被主办单位授予“长征精神代代传优秀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锦石三路33号1栋21楼
联系电话:020-36278875
邮箱:2853926234@qq.com
网址:http://www.sikebaoan.com
Copyright © 2006-2020 sikebaoan.com粤ICP备19101588号
微信扫一扫